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出自先秦荀况的《荀子·荣辱》 译文大凡爱争斗的人,一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对方是不正确的。 注释斗:斗争,争斗。 赏析此句提醒人们要保持谦虚、包容的态度,不要轻易贬低他人的观点、想法。
原文 原文 先秦 荀况 荀况 先秦 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 1篇诗文► 8条名句 猜您喜欢 报怨短,报恩长。——《弟子规·泛爱众》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弟子规·入则孝》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弟子规·入则孝》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弟子规·信》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弟子规·入则孝》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弟子规·出则弟》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弟子规·出则弟》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弟子规·出则弟》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弟子规·入则孝》 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韩非子·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