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芭蕉 原文 清代 李渔 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只要书房里有空隙的地方,就应当种上芭蕉。芭蕉能让人风雅脱俗,免于俗气,这与竹子的功效是相同的。注释隙地:空着的地方;空隙地带。 展开阅读全文 李渔 清代 李渔(1611年—1680年),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号笠翁,别号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金华兰溪(今属浙江)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一生著述五百多万字。其戏曲论著《闲情偶寄》,以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方面论戏曲文学,以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五方面论戏曲表演,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 ► 2篇诗文► 0条名句 相关标签 咏物诗 猜您喜欢 闲情偶寄·芙蕖 【清代】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木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