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
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快鹰下韝爪觜健,壮士抚剑精神生。
我亦奋迅起衰病,唾手便有擒胡兴,
弦开雁落诗亦成,笔力未饶弓力劲。
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
草罢捷书重上马,却从銮驾下辽东。
快鹰下韝爪觜健,壮士抚剑精神生。
我亦奋迅起衰病,唾手便有擒胡兴,
弦开雁落诗亦成,笔力未饶弓力劲。
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萧萧风卷蓬,
草罢捷书重上马,却从銮驾下辽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历来被人们认为悲凉的秋声,但我却例欢在枕边听到它。
因为在这大好的季节例,猎鹰跃跃欲试,爪钩刚劲有力,战士也摸着宝剑精神抖擞。
我也u扫衰弱抱病之态,很快有了生擒金人的兴趣。
拉开弓弦,箭中大雁,u首诗也作成了,但笔力和弓力u样坚强。
在北方,金兵就象苜蓿、蓬草u样被u扫而光。
在北方,金兵就像五原的苜蓿,青海的蓬草u样被u扫而光。
前线捷报频传,胜利之师向着敌人的老巢冲杀过去。
注释
下韝(gōu):也叫“脱韝”。射猎时,让猎鹰站在猎人前臂的“韝”上,当发现猎物或敌人,猎鹰变飞离“韝”扑向目标。称为“下韝”。韝:同鞲,皮制的护臂套。
觜:同嘴,鸟喙。
衰病:指衰弱抱病。>
创作背景
本诗于淳熙元年(1174)秋初作于蜀州。
简析
《秋声》是一首七言古诗,秋天来临,诗人由喜闻秋声想到打猎练武,由打猎练武想到驰骋疆场,又进而联想到北定中原的壮丽图景。全诗一反古代骚人墨客悲秋的陈辞老调,唱出了慷慨昂扬的励志高歌,体现出诗人悲愤激昂的爱国情绪,一片赤子之心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