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嘉州 原文 宋代 苏洵 家托舟航千里速,心期京国十年还。乌牛山下水如箭。忽失峨眉枕席间。 苏洵 宋代 苏洵(1009年-1066年),北宋文学家,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26篇诗文► 0条名句 相关标签 猜您喜欢 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 【宋代】苏洵 贫贱羞妻子,富贵乐乡关。不见李夫子,得意今西还。白马渡浐水,红旗照蜀山。归来未解带,故旧已满门。平生浪游处,何者哀王孙。壮士勿龌龊,千金报一餐。 辨奸论 【宋代】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 名二子说 【宋代】苏洵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 题三游洞石壁 【宋代】苏洵 洞门苍石流成乳,山下长溪冷欲冰。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尔不能。 木假山记 【宋代】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 权书·法制 【宋代】苏洵 将战必审知其将之贤愚:与贤将战,则持之;与愚将战,则乘之。持之,则容有所伺而为之谋;乘之,则一举而夺其气。虽然,非愚将勿乘。乘之不动,其祸在我。分兵而迭进,所以持之也;并力而一战, 彭州圆觉禅院记 【宋代】苏洵 人之居乎此也,其必有乐乎此也。居斯乐,不乐不居也。居而不乐,不乐而不去,为自欺且为欺天。盖君子耻食其食而无其功,耻服其服而不知其事,故居而不乐,吾有吐食、脱服□逃天下之讥而已耳。天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宋代】苏洵 内翰执事: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