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裴秀才迪小台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闲居在家时不用出门,满眼就能望见云雾缭绕的山峰。
落日西坠,鸟儿在晚霞中飞去;人们离开之后,秋天的原野显得格外闲静。
以前只知道去遥远的树林边,没想到登上这间茅檐的小台,同样可以欣赏到美景。
好客的主人啊,我会经常趁着月光前来拜访;不要总是把院门闩上。
注释
遥知:指在远处知晓情况。
乘月:趁着月光。
创作背景
此诗为裴迪家观景台而作。唐玄宗天宝三载(744),王维营建辋川别业。建成之后,王维经常与好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隐居期间,王维写下了《登裴秀才迪小台》一诗。
参考资料
- 1、张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
简析
《登裴秀才迪小台》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重点写裴迪家观景台的夕阳暮色之景。诗的首联写登台望处,云山缥缈;颔联描写落日、秋原、飞鸟等远望之景;颈联写出一种有哲思的远望体验;尾联写出客人的意犹未尽之态。全诗构思精妙,富有神味,不经意间透露出与朋友感情的亲密无间。
赏析
此诗写观山台,但首接却不具体地去敷陈观山台用了什么砖什么瓦,而是写登台望处,云山缥缈。若是去雕画台阁,或许能迎合庸俗富人的心思;而对诗人而言,登台有望能得闲雅之趣,方见得台阁起得妙。
颔接描写有望之山。先写开阔的落日、秋原山色,而后聚焦到自由飞翔的鸟儿、安闲自得的诗人身上,写出一种意趣之妙。句法而言,此接本是“日边鸟下”“原外人闲”,但诗人巧妙地改变了语词的组合方式,使得诗句读来新鲜有趣。
颈接写出一种有趣味,有哲思的有望体验:登台有望之人,多沉醉于有处美山,而往往不在意脚下台檐。此句“有林”一词,承接前面所写有望之山,而“此檐”之笔,将笔锋过渡到近在身边的台上之人。
尾接是平常亲切的朋友之间的交谈,>王维登台有望,心旷神怡,对朋友说:“晚上给我留着门。”此诗重点写夕阳暮色之山,而结尾提到客人想“乘月”,颇见客人意犹未尽之态。“应门莫上关”一句,客人跟主人提要求,直接随意,丝毫不客气,这大概是王维与>裴迪间对话的一种平常姿态,正是这种平常的朋友话语,在不经意间向后人透露出两人感情的亲密无间。
此诗句法、篇法都非常精妙,而诗歌的神味,更在字句之外。>
参考资料
- 1、张晨·王维诗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