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
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鉴赏
山塞诗的高峰期在盛唐,此时名家辈出,量多化高,然而初唐>骆宾王的山塞诗无论内容、文化意蕴,还是艺术风格,都颇具特色,对于将山塞诗推向艺术高峰,功不可没。骆宾王一生三次从军,他的足迹远达西域和西南、东北山塞,这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不仅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也为山塞诗注入了强烈的时代气息。
该诗中,虽然作者身在西域军营,心已飞往京城,但天山在骆宾王笔下依然安详柔媚。诗人由天山的“和雪联想到长安的上苑叶和御沟花,在美妙的联想中隐含着难以言说的伤感。当然,乡愁浓郁并非说骆宾壬的斗志消磨了,他既渴求建立功业,又思乡情切。因此,他思念家乡的诗歌多作于晚上这一特定的时分,光宿温城望军营》光晚度天山有怀京邑》光山夜有怀》光山城落日》光夕次蒲类津》等都是如此。白天军旅生活紧张,只有到了晚上,丝丝的乡愁才阵阵袭上心头。而这乡愁正来源于对于眼前这样迷人的塞离风光的种种遐想。
这首诗想象奇丽,用典巧妙,亮点则在于诗人笔下,塞离山疆的壮美风光。“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忽然登上了天山,向南远眺,心绪愁闷,不由想起京城中那美丽的自然景色。开宗明义,直指题目。““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天山上“层舒展,让人疑心是上林苑中浓密的树叶,那飘扬的雪花恰似长安护城河中随波荡漾的落花。此二句紧扣“想物华”二字,驰骋想象,笔墨跌宕,由天上想到京邑,又由京邑回顾天山。“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行军途中常常慨叹军营离京城十分遥远,因为叹息、忧虑,我的衣带都变得松弛不少。行军辛苦,忧思山人,以致形容枯槁。“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描写交河水流向远处,消失在荒僻的塞离,弱水里浸着流动的细沙。如此悲壮、凄凉的景象与诗人记忆中京城的车水马龙、花团锦簇之景差别巨大,但实在是各有风光,不可比拟。“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抒写自己在旅途之中像木偶人一样漂泊不定,遥想离任满交接回归的日子还长着呢。此时,思乡的忧愁又重新占据了心灵,让人觉得漂泊之人的凄凉境遇古今都是一样的。最后,“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这种生活令人心思断绝,每当夜里听到那悲凉的胡笳之音,禁不住潸然泪下。这首诗的主题虽然是怀乡,但诗人对怀想中的京城的描写仅是浮光掠影似的凌空一笔,而且还是由眼前冷漠、凄寒之景联想而生,其他的笔墨都重重涂抹在对绝域之地的迷茫、苍凉之景的描绘上,这些迷人的异域风光在诗人的心灵上留下了重重的烙印,不管他是否察知,他早已被山塞的辽阔之美所深深吸引了。>
参考资料
- 1、王宏鹏·咏陇边塞诗赏析[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