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昌龄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sòngwángchānglíng

 tángdài 

cáoshuǐdōngyuǎn sòngjūnduōqíng 
yānliúchū xiàngbèishānmíng 
qiánwàngshùqiān zhōngbàishēng 
yángmǎnzhōu dànàiwēiqīng 
jiǔlínyuèshàng jiěshāniǎomíng 
láiliánhuājiè mèngjīnlíngchéng 
tànbié yōuyōujiānghǎixíng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漕水向东流去,送别朋友,在这黄昏时分,顿时愁情满怀。
我久久逗留在这野外的寺院,走出寺院,发现夕阳已经照着孤山。
向前望,数千里之中,没有蒲草和稗草。
夕阳照在舟楫上,只见水面清澈,微波荡漾。
举酒道别,月亮已升至树梢;解衣入睡,沙滩上水鸟鸣叫。
今夜我在这寺庙,梦中和你在金陵城相见。
想起此次别离我就叹息不已,想着你一路远行,漂泊于悠悠江海之中。

注释
>王昌龄(约698-757):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云:开元二十八年(740)冬,王昌龄出为江宁丞,次年由长安赴江宁途中,在洛阳停留数月,与>刘晏、>綦毋潜、>李颀等人有密切交往,有《洛阳尉刘晏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岩道上人房》、《东京府县诸公与茶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诗,后诗写道:“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该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夏,则李颀送王昌龄诗亦作于此时。此诗作于洛阳。
漕水:运粮的水道。
淹留:长期逗留。
蒲:香蒲,丛生水草。稗:稻田杂草,似禾。
沙鸟:栖息于沙洲之水鸟。
莲花界:谓寺庙。>沈佺期《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诗》:“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官。”
金陵:即唐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三国吴、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皆建都于此,为著名古都。>

简析

  《送王昌龄》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点明送别主题,接写广褒无垠的景象,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随后描绘了送别时的具体场景,在这宁静之中,又蕴含着深深的离愁;最后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离人的不舍。全诗情感真挚、意境阔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李颀

李颀

唐代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12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