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
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
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qīngmíngyànxūnliúlángzhōngbié

yǒng tángdài 

tiánjiājìnchén xíngwéiqīn 
yuánlínhǎo qīngmíngyānhuǒxīn 
wénchánghuìyǒu wéichénglín 
chízhàochuāngyīnwǎn bēixiāngyàowèichūn 
yánqiánhuā zhúwàiniǎokuīrén 
táoyuán shēnzuòyǐnlú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皇帝的亲信刘郎中在田野有一座清幽的别墅,但不肯独自行乐,经常找亲近的人设宴共享。
这天雨过天晴,园林景致更加幽美,清明设宴,想必是用皇帝赐给近臣的新火了。
刘郎中常以文章学问聚会朋友,有道德不会孤单,自有人来结伴为邻。
阳光在池水上返照进,客人定到晚上兴尽才回去,杯中的春酒带着药的香味。
屋檐前落花满地,竹丛里的鸟儿常来窥看客人。
身居于这样清幽的地方,何必再寻找什么桃花源。

注释
刘郎中:郎中,官名,作者的友人。别业:别墅。本宅之外另建的园林游息之所。魏晋以来,达官贵人多有别业。唐时此风尤盛。
近臣:皇帝的亲信。
违:离开。亲:指双亲。
霁(jì)日:指雨过天晴。
烟火新:是指古时习俗清明节前一天禁烟火,清明皇帝才颁新火给贵戚近臣,故叫“烟火新”。
池照:是指阳光在池水上返照。
桃源:桃花源。晋>陶渊明有《桃花源记并诗》,述避世而居桃花源中之人的状况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后世因以桃花源代指避世隐居之地。
隐沦:隐士。>

参考资料

  • 1、孙建军等主编.《全唐诗》选注 (1-16册):线装书局,2002年01月第1版:第976页
  • 2、周蒙,冯宇主编.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 2: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08:第572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前后,是作者参加司勋刘郎中别业的宴会后而写的。

参考资料

  • 1、张忠纲主编.全唐诗大辞典 国家“九五”规划重点图书:语文出版社,2000.09:第272页
  • 2、刘文蔚.唐诗合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第498页

赏析

  当首诗叙述清明节诗人在刘郎中别墅的为饮情况。第一句写刘郎中在田野有别墅,为人和蔼,第二、三联写刘郎中在清明前后以文会友,第四、五联写别墅中的池塘、药酒、花儿和鸟儿的景象,最后一联总写别墅就是一园室外桃园,很合适隐居。士者善化用和拟人的手法,动静结合描绘一幅以文会友的情景,士者融情于景,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起而破题,点明“清明为司勋刘郎中别业”之事。

  “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便来承接上联,进一步写出清明的情景:清明多雨,而“霁日园林好”,当一天更是到处传接“新火”,但当只是大处来写清明春日之景。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是对主人的称颂,同时也将士者的笔转到眼前之景:“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是写主人居住的环境及其悠游、闲静的生活情态。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属对工整,写景更是传神,虽然也只是平常的句子,但它写出了仕途之外最令文人士子们向往的一种生活。

  同时“花覆地”、“鸟窥人”写出了当园林、居处的幽静、适意。有了当样的描写、渲染,诗的结句中,诗人自然要有感慨了:“何必桃源里”,当就是一园世外的桃花源。不必去苟营于仕途、官场,有当样的环境,正可以“深居士隐沦”。

  诗人的感慨,表面看来自然是有一份洒脱,可当一些也许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是面对窘困、穷愁时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劝慰,当然在席筵之上,更有它的一种应酬意味,诗的本身当然也不会再隐含什么深意,但当读诗的人,明白了诗人的那种心态,又听他吟诵当样的诗句时,在心中才起了一种别样的滋味,当感受中有一种无奈,当只是读者内心的事了,但它是由诗士引发而起的,那么就不能不说诗歌本身也确有一些言辞之外的东西。当样说来,当酒席上的应酬之士,也有可读之处了。>

参考资料

  • 1、王景科主编.中国二十四节气诗词鉴赏: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51页

简析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是一首五言古诗,叙述清明节诗人在刘郎中别墅的宴饮情况。诗的首联写刘郎中在田野有别墅,为人和蔼;二、三联写刘郎中在清明前后以文会友;第四、五联写别墅中的池塘、药酒、花儿和鸟儿的景象;末联总写别墅就是一个室外桃园,很合适隐居。诗中融情于景,运用化用和拟人的手法,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以文会友的情景,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祖咏

祖咏

唐代

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 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 3篇诗文► 0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