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许询诗·其二 原文 拼音 魏晋 王羲之 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 dá答xǔ许xún询shī诗 ·qí其èr二 wáng王xī羲zhī之 〔wèi魏jìn晋 〕 zhēng争xiān先fēi非wú吾shì事 ,jìng静zhào照zài在wàng忘qiú求 。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争先并不是我所关心的事情,我更注重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越个人的追求。注释争先:争着赶在前头。 展开阅读全文 王羲之 魏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 3篇诗文► 0条名句 相关标签 猜您喜欢 兰亭集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 兰亭诗二首·其二 【魏晋】王羲之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