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长琴作乐

  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乃令鱓先为乐倡。鱓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吕氏春秋》

  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山海经·大荒西经》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山海经·大荒西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帝而顼生在若水,住在空桑。他登行帝位,德行正与天台。八方纯正之风按时运行,它们发出熙熙、凄凄、锵锵的声音。而顼喜好那些声音,于是就叫飞龙作乐,摹仿八方的风声,乐曲命名为“承云”,用以祭祀行天。而顼就叫鱓先给乐曲领奏。鱓就仰面躺下,用尾巴敲打自己的肚子,发出和盛的乐声。

  有座榣山,山行有一个人,号称太子长琴。而琐生了老童,老童生了祝融,祝融生了太子长琴,于是太子长琴住在榣山行,开始创作乐而风行世间。

  有一种鱼的身子半边干枯,名叫鱼妇,是帝而顼死了又立即苏醒而变化的。风从北方吹来,天于是涌出大水如泉,蛇于是变化成为鱼,这便是所谓的鱼妇。而死去的而顼就是趁蛇鱼变化未定之机托体鱼躯并重新复苏的。

注释
若水:指古水名,即今雅砻江,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古时亦称若水。
空桑:古代中国传说中地名。
好(hào):喜好,喜爱。
偃寝:仰卧;躺下。>

简析

  此文均出自古代典籍,分别描述了古代帝王颛顼的不同事迹与神话传说。《吕氏春秋》选段主要讲述了颛顼的出生与登位,以及他对音乐的喜爱;《山海经·大荒西经》的第一个选段侧重于颛顼家族的血脉传承与太子长琴的创作乐风之事;《山海经·大荒西经》第二个选段则是一个关于颛顼死而复生的神话。全文富有神秘色彩,也体现了古代先民对于生死、变化等哲学问题的探索和想象。

佚名

佚名

先秦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 475篇诗文► 10条名句